耳鳴為何是健康警報器
耳鳴目眩,大家偶爾都有耳鳴的經驗,甚至出現頭暈的狀況,有時候是操勞過度,休息一下睡飽吃飽就沒事,有時候是真的出現了狀況,健康警報器響起,要十分注意。
本文目錄
- 鳴久必聾?常伴隨身體健康出了警報
- 耳鳴響起:淺談突發性耳聾
- 沒人想遇到!耳鳴的好發族群
鳴久必聾?常伴隨身體健康出了警報
有一位55歲左右的女士,當時配了一款耳內式助聽器 (外觀依耳道內形狀製作的),調配後聆聽家人說話,聽電話和工作談生意都適應良好,也因為工作忙碌,忽略了定期進行聽力檢查,當我第一次服務她時,發現女士說話構音怪怪的 (類似大舌頭),雖然只是想購買助聽器電池跟清潔服務,但在堅持下她同意作聽力追蹤,追蹤後比照過往資料,發現到聽力已經變重了30多分貝,她3年前能夠聽到的最小聲的音量,跟現況大小聲差了1000多倍,相當驚人,詢問之下一年半前開始有女聲伴隨,響聲一直不絕於耳,我心想:該不會又有一位「好朋友」影響? (延伸閱讀:耳鳴要如何尋找醫師協助),溝通後彼此確認到是耳鳴的狀況。
因為聽力變化大,出現耳鳴狀況,我請女士趕緊去找耳鼻喉科醫師處理,後來1週後電話追蹤仍沒前往醫院,最後這女士聽力變成極重度,讓她從中度聽損,左右耳能適用的耳內型,換成極重度耳掛型。詢問了她先生個案病史,得知個案長期血糖問題,但沒有固定量測,也再請她們回診調整身體狀況,警報器響起時不得不謹慎。
耳鳴響起:淺談突發性耳聾
相信很多上有高堂父母,下有寶貝兒女的青壯年人,身邊的朋友可能遇到耳鳴轟隆,不舒服到突然請假,或者感到頭痛欲裂,後來聽到發生「耳中風」的狀況,也就是「突發性耳聾」。常常發生突發性耳聾前,多會伴隨明顯的耳鳴,這樣子的狀況發生處理時會把握「333原則」,三天內看診只有我們個人能注意!若我們明顯感覺:突然有一耳聲音悶,聽聲音吃力,又剛好是下段敘述的對象,趕緊大醫院就醫找耳鼻喉科醫師吧。
沒人想遇到!耳鳴的好發族群
好發族群年齡大多在40歲到60歲,男女相當,多發生於單耳很少雙耳同時發生,多為作息不正常熬夜、生活壓力大、情緒不穩以及三高族群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,秋冬季節天氣變化大,血液循環較差時,也有可能機會,雖然目前與突發性耳聾是沒有直接數據相關,但這些皆與免疫力相關,時時增強身體的免疫力,就能降低大部分疾病的風險。 - 截錄耳朵突然聽不到? 判別「耳中風」333定律!
聽力健康的眉角百百種,適度認識健康資訊,相信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活力,也成為家人的健康守護員。
下一期金孫再跟大家多分享:不同聽力生活困擾面面觀。
|
聽力金孫-達倫 懂爺爺奶奶的心,知道聽不清楚帶來的沮喪跟無助, |
金孫嚴選好文
1. 耳鳴要如何尋找醫師協助
2. 耳鳴怎麼辦?常見的耳鳴原因及治療方式
3. 輕度聽損會好嗎?需要配戴助聽器嗎?現代人耳朵噪音多,不知不覺「聽損」該怎麼辦
商品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