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早安,為美好的一天加油...」鼓勵父母做「長輩圖」,拓展社交、活得開心!

所謂『長輩圖』的大量起源,是在一些社區裡、 一些類似長青班的地方。他們教導社區裡的長者學習使用3C產品,特別是臉書或是line。而網路上瘋傳的「長輩圖」,大部分都是長者在學習時po出來的習作,何苦拿來取笑?

 

當孩子學了小提琴,即使琴聲不悅耳,大家不都報以掌聲?為什麼當長輩在學習新事物po出一些看似平凡的東西,會惹來那麼多奚落而不是鼓勵和支持? 

 

前兩天,有天一個朋友發給我一個訊息,她說:「你對長輩圖有沒有什麼看法?」,乍看之下,我以為她是說跟長輩有關的照片什麼的,我還回答她說:「待我有空的時候找一找。」等我細看完了那則訊息的上下文,我才知道:「喔~『長輩圖』是網路上很夯的新名詞。」

 

它大致是指近年來在臉書或是line上面大量出現的一些照片。人們推測這些圖文是出自中高齡人,照片的主要成份有兩部份,一個部份是底圖,多半是網路上隨手都能撈到的一些畫面,像是風景啦,花草樹木等等,畫面不難看,但很平凡。照片的另一個成份,是一兩行字,字的內容常是一般的問候語,例如早安、午安、晚安、佳節愉快,或是勵志的佳句等等。

所謂『長輩圖』的大量起源,是在一些社區裡、 一些類似長青班的地方。他們教導社區裡的長者學習使用3C產品,特別是臉書或是line。

 

在學習的過程中,長者把習作的東西Po上網之後,經過不斷轉載、分享,產生出來的長輩互相做貼圖的效應。

其實呀,這本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。就像多年來,人們可以在社區大學或是民眾活動中心學習土風舞、書法、瑜伽、烹飪,插花…...有什麼稀奇的呢?差別也就在於前述那些學習,學習者不太需要把成果非得Po上網不可,但學習使用社群網路,你非得把成果上網上傳才算完成。

但為什麼會越來越多人製作呢?因為被人注意還是會帶來某種滿足的成就感

觀察這個現象,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,現象的背後隱藏著許多值得往深處看的事情。有幾個基本的觀念需要去面對。

 (圖片來源:pixta)

第一個問題就是:到底,誰是......長輩?

翻看跟長輩圖有關的一些文字論述,這個議題中的「長輩」是帶著負面意味的,他們似乎不被尊重。

跟著這個議題起鬨的有些人,不知覺可能會將長輩貼上一些標籤,像是:「沒創意的、保守的老土、乏味的、愛說教的、跟時代脫節的、令人厭煩不想理睬的…...沒有被邀請,卻硬要參一腳的…...」總而言之,在以年輕人為主的社群網站中,他們是似乎是不受歡迎的。

貼這些標籤的人似乎對「誰是長輩」有著過於簡單的二分法:「比我老的就是長輩。」完全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分類方式。

但當我們實際的看看生活裡的真相,長輩、晚輩不是絕對的,而是相對的

 

記得有一次,我在給高一的學生上微電影的課,提到我心目中的大帥哥金城武,那些16歲的小女生似乎感到陌生。後來提到他拍的某個廣告片,學生才說:「喔,他是阿伯啦」如果金城武算是阿伯,那更資深一點的帥哥費翔豈不成了阿公。

沒錯啊,我很多學生的阿公阿嬤也才五十多歲。所以,對15歲的人來說,40歲是長輩;對40歲的人來說,60多歲是長輩;而80多歲又是60歲的長輩.......這些長幼的關係,是隨時隨時在變的,端看你跟誰在一起。

硬是要將自己列為年輕人,別人是老人的話,那實在是一種很偏狹的觀念。而這種以生理年齡為分界點的看法,其實根本抓不到一個作品背後的心靈狀態,只會停留在一種膚淺的嘻笑怒罵,指指點點而已。

到底,誰是長輩,65歲的我,當然是長輩;但在3C世代,八九歲的小孩眼中,25歲的他和她,又何嘗不是長輩呢?

(圖片來源:愛長照LINE小編)

第二個問題:年齡的偏見!誰說長輩就是3C白癡?

接下來可以比較務實的看看,今天的長輩(泛指60歲以上的人吧),他們的電腦使用技巧真的比年輕人差嗎?

以我為例,因為工作的需要,我大約在25年前開始使用電腦,平日最常用的是文書處理,還有簡單的修圖。我使用智慧型手機雖然比一般人晚,可是因為工作需要,我仍得使用手機上的繪圖軟體和影像編輯軟體。

 

每次我去通訊公司的門市,總有一些可以當我孫輩的人問我:「阿姨,你也有在用電腦喔?」我心裡想:「拜託,當我開始用電腦時,你可能還在包尿片呢?」但我也更相信術有專精,我有很多使用上的疑難雜症,只要到手機門市,那些年輕的工作人員三下兩下就處理好了,我對那些年輕人依舊心服口服。

有很多跟我同齡的人,他們是科技、藝術、醫療等方面的專業人士,早在數十年前,已經在用電腦處理專業問題,這一類的人,即使到了七八十歲,仍要處理許多事物,唯一的問題可能只是視力的老化,使得他們不會在3C產品上花太多時間。

真正會去跟「長青」有關的地方從頭學習拍照、po圖、上字幕的人,應該是那些年輕時沒有機會,也沒有需要學習上網的人。他們現在帶著開放的心,願意學點新的東西,無論是表達個人的理念,或是與他人溝通,都是值得鼓勵的事。

我曾經多次鼓勵80多歲的母親開個臉書帳號,即使身體行動不俐落,也可以在網路上擴展自己的生活圈吧,何況她能寫會畫,一定有很多可以分享的。無奈她總是以「視力減退」為理由,不敢嚐試。

(圖片來源:愛長照LINE小編)

網路上瘋傳的「長輩圖」,大部分都是長者在學習時po出來的習作,何苦拿來取笑?甚至惡搞?

當一個孩子跌跌撞撞的學步,只要能走幾步,人們不都會笑著鼓勵嗎?當你附近有鋼琴家教,小孩初學鋼琴時反反覆覆就彈那幾段,即便不好聽,旁邊的人不都知道忍耐嗎?當孩子學了小提琴,第一次上台表演,即使琴聲再怎麼吱吱嘎嘎,不悅耳,大家不都報以掌聲嗎?為什麼當一些長輩在學習新事物時,po出一些看似平凡的東西,會惹來那麼多奚落和訕笑,而不是鼓勵和支持?

 

網路,是某種照妖鏡,因為身份不用暴露,使得人性中許多不厚道的天性,在「群體」的掩護之下,會變得囂張殘忍。只要按幾個鍵、打幾個字,就能霸凌他人。

 

最後,我用2016年經歷的一件事,做為本文的結尾。目前,我和一位技術助理在帶微電影的課程,去年帶了一個班,平均年齡約60歲,他們從零開始學影片剪輯,兩天課程結束,成果比我帶的一群16歲青少年,學了一整學期做出來的作品還好;或許他們使用的技術不夠花俏,但豐富的人生閱歷,使他們的作品更有內容與質感。

長輩們,無論你初學時做出怎樣的作品,都無妨。繼續揮灑吧,最重要的是:活得開心!

 

延伸閱讀:
1.長輩不斷重複說一樣的事?心理師提醒你,處理「心」比處理腦子更重要
2.把70%的心思放在「比較喜歡你」的人身上,年過五十,一定要慎選好友

 

本文經愛長照同意後轉載,更多的精彩內容,請按此了解

王漪心靈輔導老師

Rosa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心靈培育經驗。自一九八一年起,在隸屬于教育部財團法人的傳播機構「光啟社」製作「人格教育視聽教材」,舉辦訓練課程,並曾赴法國、西班牙接受創作、靈修與影視媒體相關訓練。

了解更多

如果有更多問題,可以加入我們的 Line官方帳號提問,我們會免費為您解答,只希望您協助我們,一起分享更多正確知識出去吧!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